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分析
2016年前三季度信阳市经济形势分析
时间:2016-10-31来源:佚名 作者:佚名 点击:努力统计中...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增长、保态势,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一季度,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开局良好。进入二季度,经济增长延续一季度运行平稳态势,但部分指标增速回落较快。三季度以来,面对多数指标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全市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要求,开展抓项目促投资专项督导活动,投资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初步扭转。总体上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稳中向好,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经济增长稳中有升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526.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2%,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位次前移2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8.79亿元,增长4.0%,较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69.66亿元,增长8.8%,加快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37.83亿元,增长10.9%,回升1.0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秋粮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受部分晚稻扬花期遭遇不利天气部分以及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等影响,预计秋粮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10亿斤以上。畜牧业平稳发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畜牧业产值增长4.0%。生猪价格仍然处于高位,生猪养殖效益较好,补栏积极性较高。

工业生产稳步加快。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9.1%,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前移2位。超八成行业实现增长。前三季度,全市36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保持增长,增长面达到83.3%。与上半年相比,19个行业增速加快,占比达到52.8%七大行业带动有力。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分别增长7.0%46.9%14.7%11.3%14.1%13.6%16.8%,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73.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6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速回升。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生产总值增速2.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升1.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9%,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相关指标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客货运周转量增长5.6%,较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6%10.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财政八项支出增长25%,实现较快增长。

投资增速低位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52.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增速分别较上半年和1-8月份回升0.1个和1.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8.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7位,较1-8月份前移1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快。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21.17亿元,增长19.3%,较上半年加快2.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4.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前移3位。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1069万美元,增长18.9%,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1位,位次前移6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86.30亿元,增长7.3%,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

市场销售持续回落。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5位,位次后退5位。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566.89亿元,增长11.7%;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24.44亿元,增长9.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90.26亿元,增长11.2%;商品零售501.07亿元,增长11.5%。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63.59亿元,增长10.5%;零售业零售额436.22亿元,增长11.6%;住宿业零售额17.23亿元,增长8.4%;餐饮业零售额174.29亿元,增长11.5%

进出口同比下降。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值27.23亿元,下降4.5%。其中,进口总值11.86亿元,下降0.4%,降幅低于全省3.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出口总值15.37亿元,下降7.4%,降幅高于全省5.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

财政收入增速继续回落。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3.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位次后退1位。其中,税收收入48.30亿元,增长7.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

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前三季度,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不含固始)增长11.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3.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2.3%

(二)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积极进展

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工业生产结构继续改善。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速加快、比重提高。前三季度,全市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为54.8%,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积极调整。前三季度,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快速扩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78.5%81.9%,远高于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消费领域持续升级。前三季度,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类值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7.3倍,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6.0%,汽车类增长17.5%

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市场主体较快增加。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2.65万户,增长10.2%新产业快速成长。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10.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前三季度,全市手机产量增长7.6%,光学仪器增长13.9%,路由器增长19.5%,电动自行车增长15.2%,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增长17.7%新业态蓬勃发展。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继续高速扩张,前三季度,全市限上零售业网上零售增长83.7%,增速比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快69.4个百分点。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去库存取得成效。工业企业方面,1-8月份,存货下降5.7%,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2天,同比下降0.5天。房地产方面,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增长18.7%22.0%,分别较上半年加快6.5个和6.2个百分点。补短板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投资825.51亿元,增长18.0%,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3.5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1.1%,同比提高7.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236.98亿元,增长54.9%,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50.4个百分点,比重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

(四)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城镇就业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107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111人,困难人员再就业8312人。民生财政支出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223.5亿元,增长17%,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4.5%市场物价涨势温和。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1.5%,涨幅较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总体上仍处于温和上涨态势。

二、三季度以来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

一是投资探底回升迹象初步显现。从今年4月份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入持续回落通道,从1-4月份的11%1-5月份的8.8%再到上半年的4.4%,固定资产投资跌至个位数增长。进入三季度,回落幅度逐月收窄,7月、8月回落幅度分别为1.2个和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长4.5%,分别较上半年和1-8月份回升了0.1个和1.5个百分点,增速摆脱了连续3个月全省垫底的局面。从新开工项目数量看,前三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804个,同比增加了134个。

二是用电量等先行指标明显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0.3%,增速同比回升9.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加快3.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特别是电力消费比重和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和生活用电比重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增速达到21.1%

三是创新动能加快孕育。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部分企业顺应趋势变化,抢抓发展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调研中发现,部分县区如商城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以新增长点促新动力扩张。同时积极打造轻工产业园平台,促进小微企业集聚快速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些企业借力国家政策特别是扶贫方面政策,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优化生产布局,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拓展了发展空间。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前三季度,消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存款、贷款、工业企业效益等主要指标增速较上半年不同程度回落;从省政府通报的16项主要指标看,8项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存款、贷款)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项指标(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总值、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存款、贷款)增速居黄淮四市后2位;从157个县区5项主要指标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等增速排位在100名之后的县区分别有1个、4个、7个、6个、4个。从目标完成看,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值、实际到位省外资金等主要目标增速均未能达到年初预期,如期完成全年目标压力重重。

(二)投资形势尚未根本好转

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异常严峻,前8个月投资增速回落至3.2%的历史最低点,前三季度增速虽回升至4.5%,位次前移到第17位,但形势依然严峻。民间投资和工业投资持续滑坡。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和工业投资分别下降10.2%15.5%,增速均继续在全省垫底,延续了4月份以来持续下降态势,是导致全市投资低迷的主要因素。项目储备不足。前三季度,全市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分别下降16.3%1%,在建项目和在建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同比分别减少98个和27个。

(三)企业盈利能力疲软

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持续回落,从2015年底的20%一路下滑到1-8月份的7.3%,回落幅度达到12.7个百分点。与上半年相比,前8个月35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利润增速回落,回落面达到71.4%。其中,比重占到近七成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规模居前7位的行业利润总额增速回落了16.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高于全市6.9个百分点,是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信息、食品、建材、纺织服装等高成长性行业利润增速大幅回落,制约全市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提升。此外,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资产负债率同比均有所提高,影响企业效益。

(四)县区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

从前三季度各县区主要数据看,县区间发展有差距、不平衡情况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方面,罗山县增长10.3%,增速居全市首位,居全省第33位,而平桥区增长7.9%,增速居全省第107位;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新县增长22.7%,居全省第9位,罗山县下降17.1%,居全省第154位;财政收入方面,淮滨县增长18.4%,居全省第41位,浉河区增长1.4%,居全省第132位。

四、工作建议

一要继续把稳增长、保态势放在重要位置。要贯彻落实好全省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稳增长、保态势为重点,继续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要求,紧盯目标,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力打好四季度攻坚战。要密切关注GDP、工业、投资、消费、财政等重点领域,围绕年初目标和四季度工作预期,倒排工期,加快进度,制定措施,确保经济增长持续好的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作贡献。

二要持续抓项目促投资。要充分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要利用好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例会机制形成的成果推动项目建设,要抓项目谋划,各县区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特别要高度关注国家涉及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态功能区、证监会扶贫意见等相关政策,结合当前发展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突出前瞻性和可行性,高水平、高品位、高标准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抓项目对接,明确项目责任单位、责任人,实行专人专班专经费,主动对接,经常沟通,积极争取,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笼子”。抓项目推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认真研究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建立台账,倒排工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作进度与时间节点同步。抓项目开工,要落实责任,集中力量,创造条件推动成熟项目尽早开工,尽早建成,形成生产能力。

三要增创优势补齐短板。要深入分析和挖掘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潜在优势和比较优势,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优势真正转化为推动增长的动能,提升综合竞争力。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查摆自身薄弱环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弥补发展短板,特别是要研究政策出台措施重点支持和促进本土企业加快发展,提高内生增长动力。要促进平衡发展,总量大、速度快、基础好的县区要再加把力、更上层楼,增强发展的带动力,基础弱、速度低、发展慢的县区要倍加努力、迎头赶上,确保不拖后腿。



版权所有:信阳市统计局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12011492号  公安部备案号:41159202000199  网站标识码:4115000020
联系电话:0376-6366941 联系部门:信阳市统计局综合科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