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信阳改革开放30周年和撤地设市十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全市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经历了严重冰雪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面对严峻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当好中原崛起生力军,建设魅力信阳”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三大跨越,抢抓机遇谋发展,克难攻坚求实效,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初步核算,全市GDP首次突破800亿元,达到866.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58.4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286.07亿元,增长14.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2.7%,上半年增长13.3%,前三季度增长12.2%,全年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12%以上。
1、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生产供给平稳增长
农业生产攀上新高峰。初步核算,全年农业实现总产值380.6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在基础建设加强、科技推广强化、粮价高位运行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等因素的有力支撑下,全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单产连续第五年稳定增加,总产量达到112.2亿斤,连续第三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连续第五年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2.5%。全年油料产量65.13万吨,比上年增长14.9%;茶叶产量3.01万吨,增长23.2%;水产品产量20.76万吨,增长19.8%,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畜牧业生产恢复性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51.75万吨,增长7.2%;禽蛋总产量22.25万吨,增长8.3%。
工业经济创造新佳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幅增加,总数达到804家,比上年增加222家,增长32.1%,强劲增势前所未有。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97.44亿元,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92.12亿元,增长23.7%,增幅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速领先重工业。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0.73亿元,增长23.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1.39亿元,增长24.2%,增速快于重工业0.9个百分点,结束了多年来轻“慢”重“快”的发展格局。非公经济引擎作用显著。全年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6.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6.4%,比重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增速为29.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7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4%。
第三产业实现新发展。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的良好环境下,全市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初步核算,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7.33亿元,增长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7.54亿元,增长23.7%;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68亿元,增长0.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32亿元,增长1.1%;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1.2亿元,增长20.9%。
2、内需扩大动力强劲,对外出口增速放缓
固定资产投资取得新突破。2008年,全市继续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抢抓机遇上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四年高位运行平台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投资总额突破600亿元,达到659.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33.44亿元,增长31.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26.22亿元,增长28.8%。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9.19亿元,增长53.3%;第二产业投资139.04亿元,增长57.5%;第三产业投资365.2亿元,增长22.2%。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高位运行,全年投资总额86.73亿元,增长55.3%,连续第四年保持47%以上的高速增长。投资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38.87亿元,占城镇投资的26%,比重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增速为59.7%,居全省第一;完成民间投资288.18亿元,增长38.7%,占城镇投资的54%,比重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实现新扩张。2008年,全市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激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达到312.42亿元,增长2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5.9%,增速创近十年新高。农村消费增长提速。随着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以及“万村千乡工程”、“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的积极推进,农村消费市场稳步启动。全市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21.44亿元,增长22.1%,增幅较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消费热点异彩纷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增势强劲,同比增长33.2%,其中,汽车销售额增长52.7%,空调器销售额增长4倍,家用电冰箱销售额增长27.3%,移动电话机销售额增长99.4%,服装销售额增长36.2%,白酒销量增长37.5%。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在对外开放战略的推动下,全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茶文化节,组织参加了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5+2”经济合作论坛、第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届科协年会等重大商贸活动,签订招商项目189个,总投资234.2亿元。全市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达1200多家,比上年增加160家,实现出口总值5571万美元,增长6.5%,因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初级产品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同比和环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全年全市海关进口总额26754万美元,增长80.6%。
3、结构质量继续改善,科学发展落到实处
经济结构实现新提升。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9:40.4:33.8调整为25.6:41.4:33.0,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4.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投资消费日趋协调,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两者增速差距较上年缩小10个百分点,投资消费两驾马车协同拉动经济发展;非公经济活力凸显,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462.87亿元,占全市GDP的53.4%,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三大收入跃上新台阶。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全年实现税收收入27.34亿元,增长15.8%。其中,国税收入14.66亿元,增长10.6%;地税收入12.68亿元,增长22.5%。工业企业效益在困境中继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2.58亿元,增长42.4%;实现利润30.94亿元,增长19%。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024元,增长1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到4272元,增长14.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525元,增长22.1%。居民生活同步提高。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752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01元,增长11.4%。
节能降耗彰显新成效。预计2008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7%,如期实现年初确定工作目标;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43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8.12%。
4、金融环境由紧趋松,市场物价先扬后抑
金融信贷出现新变化。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果断地对货币政策作出方向性调整,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保证了信贷稳定增长和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28.17亿元,比年初增长19.6%,其中,储蓄存款571.31亿元,增长21.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53.63亿元,比年初增长15.9%。其中,短期贷款245.6亿元,增长11.6%;中长期贷款余额100.8亿元,增长24.2%。如果考虑农行股份制改革剥离约54.2亿元不良贷款因素,自11月起,全市信贷环境由紧趋松,各项贷款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物价控制取得新成绩。200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7%,涨幅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6.5%。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14.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1%,交通通信类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0%,居住类上涨6.8%,衣着类下降3.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与上年持平。分月看,进入5月份之后,全市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步走低,由4月份的8.2%降至12月份的1.2%。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上涨6.1%,较上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7%,较上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