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这个早春的暖意更浓更令人欣喜。时隔六年多,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召开,万众瞩目,意义重大,无疑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又一里程碑事件。第一财经发表评论指出,在全国两会之前,在“十五五”规划制定之前,召开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不仅回应了民营企业家长期心存的困惑,还提出了鼓励,明确了支持措施,语气坚决、力度强大,或预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民营企业春天的来临。
近期,从DeepSeek横空出世,到《哪吒2》火遍全球,再到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扭秧歌”,这些“爆品”的背后,凸显中国民营企业活力四射。目前,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在92%以上,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特别是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民营经济发展正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大江网评论指出,多维度来看,民营经济发展有基础、有底气、有保障,只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民营经济必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重点从两个方面作出部署。
面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总书记着重强调一个“实”字——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着眼于解决民营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现实问题,总书记强调了5个方面的重点政策措施,包括“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民营经济的硬核政策一项接着一项。从提出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31条具体举措,都在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到2026年累计重点支持50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加大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深入实施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新华社评论称,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中国证券报》评论称,创新活力的释放、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家精神。《学习时报》发表评论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一是用法治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民营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瞬息万变的“不确定性”时,法治规则的“确定性”、法律适用的“平等性”是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信心和底气。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注重综合施策,对企业一视同仁。三是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知心人”“贴心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当好“勤务员”,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政商携手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面向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总书记提出的期待和要求凝练在20个字里——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总书记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要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要坚持诚信守法经营”“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大家“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这些期待和要求既是帮助民营企业应对眼前的困难和挑战,更是为它们的长期健康发展出谋划策。《人民日报》评论称,新时代新征程,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用好用足各项有利举措,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务实创新,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学习时报》评论称,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应当大显身手。
民营企业家们该如何抓住机遇,大显身手?千龙网评论指出,需要民营企业家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创新驱动、深耕细分市场,在专业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同时,也要有家国情怀,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我国民营经济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要靠党委政府、靠民营企业齐心协力去书写。《大众日报》评论指出,创新不是自上而下“规划”出来的,而是从适宜的土壤里,活泼泼地长出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更好创造外在环境,更好激发内生动力,就是要让两者双向奔赴,让更多创新的“植物”活泼泼长出来,让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更明媚一些,改革创新的一池春水再激荡一些。